刘心武:“绕堤柳借三篙翠, 隔岸花分一脉香”

来源:海外网 2016-04-28 08:45:06


 1456658571236983.jpg

刘心武:1942年出生,中国当代著名作家、红学研究家。笔名刘浏、赵壮汉等。曾任中学教师、出版社编辑、《人民文学》主编、中国作协理事、全国青联委员等,并加入国际笔会中国中心。其作品以关注现实为特征,以《班主任》而闻名文坛,其长篇小说《钟鼓楼》曾获得茅盾文学奖。20世纪90年代后,成为《红楼梦》的积极研究者,曾在中央电视台《百家讲坛》栏目进行系列讲座,对红学在民间的普及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。

 刘心武n.bmp

 1456658591535245.jpg

大家好,我是刘心武。我给大家推荐《红楼梦》里面的一副对子,也可以算是两句诗。贾府为元春回荣国府省亲造了个省亲别墅,它是贾宝玉为他姐姐这个省亲别墅的景点所写的两句诗。

贾宝玉跟着他的父亲和一些人走到一处景点,发现是一个水景,水从不太高的瀑布上泄下来。这个时候有人建议说这个景点叫“泄玉”,因为水珠子跟玉珠子一样,贾宝玉就反对,说“泄玉”这个词语不雅,不如“沁芳”二字。“沁”在中国汉语里面表达的是逐步的浸润,一步一步地渗下去,“芳”就是芳香,他说这个景点可以叫做“沁芳”。

他父亲就命令他立刻做一个对子,体现这个“沁芳”。他就随口吟出了一个非常优美的对子,恰恰把“沁芳”两个字的内涵表达得非常充分,这个对子的是这样的——

绕堤柳借三篙翠

隔岸花分一脉香

什么意思呢?就是他说这个水景碧绿,这个水的绿跟柳的绿是有关系的。什么关系呢?

他就说这个柳树的绿是借了那个深深的潭水的绿。他说“绕堤”就是绕堤岸的柳树,从这个水里面借了这个翠色。“翠”就是青翠,就是绿。那么“三篙”,篙就是撑船的竿子,三篙就说明这个水潭非常深,三篙的深。那么柳树就把这个水潭的绿,就从底,三篙的深,就借用了,来美化自己了。所以呢堤岸就是一片绿柳,非常美丽。这样就把“沁”这个概念体现出来了。因为这个“沁”就是逐步逐步的渗透,逐步逐步的浸润。柳树的树枝,我们可以想象的,没有什么颜色,但是它借了水的碧绿的颜色,就一步一步变得非常翠绿,非常优美,这是上联。

下联呢叫做“隔岸花分一脉香”。就是这个水域两岸,或者它不止两边有岸,它可能四边都有岸,这个岸上都种满了鲜花,鲜花是有芳香的。这个芳香隔着水就能随风飘散过来,

虽然隔着岸,但各个岸上都可以分享对岸飘来的花的香气。

他一吟出这个对联以后,他父亲本来对他很严厉,也不得不服气。其他人当然轰然叫妙,

确实是非常优美的一个对子。

我个人是到20多岁以后,才到南方的园林去游览。到了苏州园林,我就一下子觉得我读过的《红楼梦》里面的大观园活起来了。大观园是作家虚构的一个园林,但是它包括,比如说西湖的美景,苏州啊无锡啊扬州啊江南地区这些造园的特点集大成。集中在大观园这样一个虚拟的空间里面了。

到了苏州园林我就发现,确实是园林不可无水。无论是拙政园、狮子林,还是一些其它的园林都是有水。一看,果然是“绕堤柳借三篙翠”,春天去就是这种景象。一边用眼睛去欣赏美景,一边用鼻息去享受花草香气,真是飘飘欲仙呐。我们中国人有这么好的古典的文化传统,园林传统,我们今天还能够享受到!

这两句里面也有哲理内涵。你像“隔岸花分一脉香”,我曾经就把它当作我一篇文章的题目。我当时是为一个研讨会来写的,研讨会是研讨中西文化交流,那我就觉得,我们中国古典的优秀文化和外国古典的优秀文化,互相之间的关系就是“隔岸花分一脉香”的关系。 我们彼此可能有地域上的距离,比如我们中国离英国非常远,但是我们读莎士比亚的悲喜剧,

我们再读《红楼梦》,就觉得里面有相通的东西,互相可以欣赏。

所以我觉得“隔岸花分一脉香”可以上升到哲理高度,就是说不同的地域、不同的民族之间,所创造的优秀的文化,是可以互相欣赏、互相共享、互相交流的。所以这两句诗给了我非常美好的回味的空间,我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。

1456658602913432.jpg

绕堤柳借三篙翠

隔岸花分一脉香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——清.曹雪芹

 678d4a55g9277fafc65d4&690.jpg

本期鸣谢:字里行间书店友情支持

责编:陈婕

分享到微信 ×
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出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