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界读书日:阅读人生

来源:海外网 2016-04-23 09:33:30


世界读书日:阅读人生

1995年,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“世界读书日”,致力于向全世界推广阅读、出版和对知识产权的保护。

在全球都重视读书的背景下,中国人自古爱书的优良传统,更该继承在时代里,践行在生活中。

“温故而知新”,读书,能从知识的获取中成长心智;

“学而时习之”,读书,能从理论的高度上指导人生。

所以宋代《神童诗》里说“万般皆下品,惟有读书高”,这不是要否定其他行业和行为,而是要着重强调经典书籍的贵重价值。

书籍,是以恒久凝固的方式记录人类智慧结晶;

读书,是以勤学善思的方式增值自我生命品质。

就像高尔基说“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”,对读书重要性的认识,古今中外同理。

而在当今低头刷屏的快节奏时代,我们无论是更喜欢读电子书,还是更习惯利用零散时间碎片化阅读,其实,都不影响读书这件事本身。

我们希望,让读书成为生活方式。

古语言:“开卷有益。”哪怕执卷读上半页,也可能就茅塞顿开了,最起码能点滴积累着。不要总拿太忙或没时间当糊弄自己的借口,因为读书不需要任何仪式、不需要挑剔场合,书中的世界不为任何人设限。

比如,当你百无聊赖地把电视频道播了一圈又一圈,当你无所事事地把微博微信刷了一遍又一遍,当你即使没什么可买也要把网店逛了一家又一家,当你明知真假难辨还是把明星八卦翻了一篇又一篇……当这些缺乏精神营养的习惯完全占据着你的业余时间,那么,读书自然就显得没有容身之所了。

但是,如果把读书作为一种自然而然的生活方式呢?你会发现,每一天的碎片时间都不再闲散庸碌地滑过,而是富有价值地度过。当读书成为生活方式,就像《小窗幽记》里说,“佳思忽来,书能下酒;侠情一往,云可赠人”,这种美妙的感受和诗意的心境,就能够经常体会到。

我们希望,让读书成为毕生习惯。

苏轼诗说:“腹有诗书气自华”。读书的成效就像是润物细无声的春风化雨,令人见识增长,令人心智提升,令人心性调养,令人气度非凡。而这,是书籍的昂贵礼物,是读书的长久馈赠。

清代张维屏说:“读书何所求?将以通事理。”而我们现在说塑造“学习型人生”,就是要将读书融入日常生活,作为毕生习惯。如同陶渊明感受到的:“好读书,不求甚解,每有会意,便欣然忘食。”欣然,阅读带来的深层次乐趣,是感官刺激的娱乐不能达到的深度。

我们希望,让读书成为社会氛围。

常听到要打造“学习型社会”的呼吁,这就是在提倡全民阅读,在倡导终身学习。确实,读书进步、学习提升,不仅有利于自我个提,还有助于全体社会,更有益于整个民族。就像周恩来说过的:“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。”往往,一个国家的民众阅读率,就折射着一个社会的精神状态,就体现出一个民族的文化素养。

在此,我们一起分享冰心的文章《忆读书》:

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的文艺作品,不能算太少。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!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的“独立思考”的大道理,这都是从“修身”课本中所得不到的。

我自1986 年到日本访问回来后即因伤腿闭门不出,“行万里路”做不到了,“读万卷书”更是我唯一的消遣。我每天都会得到许多书刊,知道了许多事情,也认识了许多人物。

……

书看多了,从中也得到一个体会:物怕比,人怕比,书也怕比,“不比不知道,一比吓一跳。”

因此,有某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,有个儿童刊物要我给儿童写几句指导读书的话,我只写了九个字,就是:

读书好,多读书,读好书。

其实,每个人都像是一本书,相知相交的过程,就是读人品人的过程。是让人感到久读不厌、内涵万千,还是让人感觉浅薄庸俗、苍白无知?让人生成为一本好书,就从阅读好书开始。

生活里的书香,是距离每一个人最近、又最能拉开人与人之间距离的奢侈品。

在世界读书日,提醒我们都别错过书籍,让这精神的奢侈品成为自我的必需品,提醒我们,阅读经典,书香人生。

 

责编:陈婕

分享到微信 ×
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出去。